热烈欢迎全国各地学子报考我校!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BET体育365 > 专业介绍 > 正文
BET(中国)招生专业介绍 更新于:2024-05-17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设立于2003年,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甘肃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余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土木工程专业始终致力为国家交通建设和西北地区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培养具有鲜明铁路行业特色,能胜任本行业勘测、设计、施工、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在准确把握专业技术内涵发展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人才需求特点,形成了服务道路与铁道工程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一定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

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科技进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团结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在土木工程领域(重点在公路与铁路行业)从事勘测、设计、施工、咨询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生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应具有以下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检测和运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2.熟悉我国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具有环保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能合理评估所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

4.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内相关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程检测及养护维修等生产实践工作,能够持续跟踪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

5.熟悉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能够适应岗位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并有效实施职业发展规划。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与BIM应用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材料、交通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铁路选线、路基工程、轨道工程、路面工程、铁道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概预算、生产实习、专业软件实训、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始终着眼于培养具有交通特色的道桥工程技术人才,准确把握专业技术内涵发展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交通土建领域的人才需求特点,形成了服务公路与城市道路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一定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交通强国发展战略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勘察、结构设计、建造技术、工程检测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专业技术人才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生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实践,应具有以下能力:

1.掌握道路桥梁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检测和运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并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3.具有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方法的学习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技术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能力。

4.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内相关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工程检测及养护维修等生产实践工作。

5.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和人文精神。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与BIM应用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桥涵水文、土木工程材料、交通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墩台与基础工程、道桥工程施工、交通工程概预算、生产实习、专业软件实训、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工程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以培养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及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以信息管理为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建设全过程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基本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能够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造价咨询等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专业从事教育、培训和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工程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交通工程概预算、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测量学、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交通土建工程结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法规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工程造价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工程造价专业根据工程造价行业发展,依据新的国家本科专业目录,建立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建筑技术知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知识及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全面获得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建筑与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土木工程学科和工程管理学科领域内的工程识图、工程项目施工、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建设法规、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咨询服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综合运用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进行土木工程全过程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造价管理、工程招标与投标、成本控制、工程咨询、工程审计的能力和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技术创新与开发的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运筹学、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工程财务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与组织、交通工程施工与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设备与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立足西北地区、面向全国,服务水利相关行业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为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我国有着悠久的兴修水利的历史,目前水利水电开发、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水利水电事业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大局,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绿色能源开发、智慧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的逐步推进,社会对水利水电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技术;掌握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与组织、工程试验及检测、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主要课程工程测量学、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水利工程地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电站、水利工程概预算、水资源规划与利用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测绘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测绘、工程建设测绘和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相关工作,具有测量、遥感、地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数据信息采集、处理、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能胜任基础测绘、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监测、地理信息服务及应急管理等领域测绘工程实施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各种测量仪器和控制测量的方法、大地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地图制图的技术和方法,能够进行测量工程的设计和管理;了解GIS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具有相关数据处理和软件使用能力;了解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能力;熟悉计算机应用和编程基础,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和分析等;了解测绘管理学知识,能够与不同领域专业人士合作,有效沟通,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工作质量。

主要课程:地图学基础、计算机地图制图、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NSS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RS原理与应用、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测量平差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面向国家空间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和建设要求,培养能够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工作方法、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测绘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复合知识结构,能够在国土、资源、环境、城建、交通、公安、国防、人口、互联网、社会经济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3S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工作;熟悉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分类、分析和模型构建等方法;掌握GIS软件的开发流程和相关工具,具备能够编写相关的地理信息处理脚本和程序及GIS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能力;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优化;熟悉地理信息科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地理空间分析、模式识别和地理知识发现等;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完成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和研究项目。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基础、GNSS原理及应用、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GIS软件开发、RS原理与应用、测量学、地图编绘与设计、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

城乡规划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及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体系,具备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园林、建筑等多方面知识,为培养合格的执业注册城乡规划师打下良好基础。能够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管理和研究,并具有参加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时富有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并能参与城市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房地产策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遵守职业道德;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工作程序与方法,能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协调各项工程规划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参加规划管理的能力;掌握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城市地理学、地图制图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乡镇规划设计、土地利用与保护、景观园林规划、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修业年限:五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建筑学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建筑学专业根据建筑行业发展,为服务建筑、城乡规划、景观、交通等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培育输送思想作风朴实、基础理论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形成加强基础教学、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实践、学风严谨的专业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专业知识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基本设计技能和初步研究开发能力,具有社会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遵守职业道德;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根据相关知识和要求,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设计方案的能力;熟悉建筑表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手绘、仪器及计算机能表达建筑设计意图;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尤其是图形、模型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在基础应用、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2建筑设计1-4建筑学概论素描A B色彩A 工程测量学建筑物理A B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材料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摄影中外园林史古建与风土建筑调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为理念,以满足水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给排水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训练,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给排水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给排水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镇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能够在市政、建筑、工矿企业及科研院所等行业从事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专业基础理论,能够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原则,针对市政、建筑等复杂的工程项目,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在市政、建筑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合理判断,具备较好的管理和决策责任能力,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能够自觉跟踪给排水工程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水微生物学、流体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力学、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通风、水质工程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处理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我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从事建筑环境控制、建筑节能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领域工作,具有空调、供热、通风、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和建筑节能的设计、施工、设备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目标:贯彻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规范、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环境营造、控制及其过程中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专业基础理论,能够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原则,针对空调、供热、通风、燃气供应等复杂的工程项目,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在空调、供热、通风、燃气供应等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合理判断,具备较好的管理和决策责任能力,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能够自觉跟踪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建筑自动化城镇能源区域供应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电信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人才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能在轨道交通供电、铁道电气化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系统运行、维护与设计等工作,并具备处理复杂工程项目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电气工程技术方面较强的动手能力;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能够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原则,针对复杂的工程项目,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具有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力系统和电力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合理判断,具备较好的管理和决策责任能力,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跟踪电力系统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接触网工程、远动监控技术、电机学、继电保护原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适应国家和地方通信产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素质、团队意识、组织能力;能够在公共通信信息领域和轨道交通通信信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网络运营、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具有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能够运用工程知识和技术原则,针对复杂的工程项目,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合理判断,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跟踪通信信息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行、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同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原理、通信网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自动化专业

专业旨在适应国家和地方智能控制产业发展,特别是自动化行业的需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工程素质、团队意识、组织能力,能够在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电气控制等与自动化相关的控制领域从事一定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网络运营、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传感器技术、工业过程控制、轨道交通电气传动及控制列车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能够运用相关工程知识和技术原则,针对复杂的工程项目,设计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在自动化相关的工程实践中对工程项目做出合理判断具备较好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评估工程活动的成果、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工程方案的可持续性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跟踪自动化相关控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控制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的交叉专业。专业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实际工程问题,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关注电子信息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多学科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学科专业知识,从事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运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高频电子线路、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计算机相关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科研、教育、事业、企业等单位的计算机相关系统的分析、设计、建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一般性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够紧跟计算机相关技术发展,合理选取并熟练使用现代工具、主流软硬件平台,进行计算机相关一般性工程问题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模型建立、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并考虑具体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保持在计算机相关领域持续的职业竞争力;遵守行业相关规范和职业道德,具备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合作意识及问题的有效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并能够在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发挥有效作用。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网络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解决信息产业中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安全与保障等一系列工作;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关注网络工程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传感网络与物联网以及社交网络等多领域中的网络新技术、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建设与维护、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网络计算技术数据库原理、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嵌入式系统、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具备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物联网相关应用领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并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的能力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控制、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能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能够解决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学科团队协作与跨文化环境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自觉关注轨道交通信号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作适应能力具备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制造维护、信号设备制造、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信号仪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生产实践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运营基础、车站联锁技术区间信号及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软硬件工具开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毕业生可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互动媒体等应用领域相关的行业——网络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游戏制作公司、数字娱乐、数字景观设计、广告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制作等领域从事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具备数字媒体平台开发所需的计算机基础;熟练掌握数字媒体交互程序设计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具备面向桌面和移动平台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网络媒体、游戏互动等交互媒体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摄影、计算机图形学、数字视音频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动画、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将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知识融入机械产品创新设计和制造的综合性专业。毕业生能运用先进设计与制造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实现机械产品的智能化设计和智能精密制造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社科基础及文字表达能力;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技术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工装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利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厂热能动力、制冷与空调、能源利用和动力机械的设计、制运、运行、管理、实验研究以及开发、改造、营销、安装等领域工作的,具有较强工程设计、开发、管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技术理论,具有较好的专业设计能力以及实验和测试等基础技能,具备进行热力系统及设备、动力机械等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及热能工程、内燃机构造与原理、流体机械、压力容器、电厂热工自动调节、燃烧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控制工程学科类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能在材料、机械、汽车、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行业从事现代材料加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工艺与设备设计、质量检验、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材料加工成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材料工程前沿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材料测试和开发能力,能从事材料成型相关领域内的生产管理、设计开发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和电子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材料成型过程传输原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加工CAD/CAE/CAM、焊接技术及控制、冶金塑性加工、合金熔炼和液态铸锻技术、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金属材料及相关行业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应用实践能力,能在材料、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冶金等相关行业,特别是在高性能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材料加工成型、金属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检测及经营管理和贸易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金属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及相关领域内的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分析方法、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机械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富有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交通、建筑、矿山、建材等工程机械或相关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或经营管理以及检验维护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机械、控制和流体传动方面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掌握通用机械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流体传动的专业知识;掌握检测与自动控制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常用工程机械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技术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工装设计、机械CAD/CAM、数控技术、机械工程、企业管理与营销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车辆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才兼备、有创新意识、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师基本素质,能从事轨道车辆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铁路电力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车辆的制造、检修及运用的基本技能;了解车辆工程和城市轨道运输的发展趋势;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运筹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AD制图、程序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液压气压传动及控制、电机与拖动、控制工程基础、电力机车牵引传动控制系统、车辆工程、地铁车辆、车辆新技术和车辆运用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电子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能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机电产品开发、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掌握机电信号处理、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数控机床操作、维护等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机电设备的开发、运用和营销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机器人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器人工程所需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传动、传感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调试维护和创新应用等工程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调试与维护、程序开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社科基础及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则解决机器人工程领域内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从事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相关工作,具备工程创新能力;能够了解所学专业前沿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技术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基础、机器人原理及结构设计、机器学习、机器人感知技术和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技术等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较好地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交通规划与设计及交通管理部门中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工程组织与施工、技术开发与运用、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及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相应的人文社科类基础知识;具备数学、英语、物理、力学、运筹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基本知识和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具备道路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和掌握综合运输、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方面的专业学科前沿知识;掌握区域交通系统的问题分析方法;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具有科技信息检索、文献资料查询与收集、科技论文与技术报告撰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与竞争能力;具备交通工程专门技术和设备的运用、操作能力,以及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从事现代道路交通及城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及交通控制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系统工程、运输组织学、交通经济学、交通规划、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测量学、城市道路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学、交通控制与管理、轨道交通、交通项目评价、工程概预算、智能运输系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交通运输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中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相应的人文社科类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数学、运筹学、力学、计算机、外语、经济学及管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交通运输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铁路行车组织、货运组织、站场及枢纽设计、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规划设计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思维与研究方法,了解其前沿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运载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综合运输体系及多式联运方面的知识。具备科技信息检索、文献资料查询与收集、科技论文与报告撰写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具备交通运输技术和运载工具的运用和操作能力;具备交通运输计划编制、实施与统计分析能力;初步具备从事轨道和道路等运输方式的客货运输组织、运输调度指挥、企业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运筹学、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旅客运输组织、运输经济学、集装化运输、交通运输设备、交通港站与枢纽设计、交通运输法规、铁路运输调度与统计分析、大型数据库开发、铁路冷藏运输、铁路重载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智能交通工程建设的需要,掌握交通设备信息领域相关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及控制工程方面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轨道交通系统、计算机技术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交通领域设备研发、设计、维护、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和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必要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知识应用和推理能力,为理解和抽象描述交通设备问题奠定基础;掌握必要工程基础和专业领域知识,掌握机械的一般原理和分析交通设备问题的方法,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交通设备的控制问题;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交通设备控制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复杂交通设备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交通设备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针对复杂交通设备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交通设备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在工程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能够就复杂交通设备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理解并掌握交通设备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流体力学与液力传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物联网基础等。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信息检测、交通设备结构、动车组构造与原理、系统研发与集成、机械原理、网络控制、电机与控制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物流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较系统地掌握物流工程项目策划、预测、设计和实施、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实践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物流工程项目设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具有进行物流工程项目设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装备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物流工程项目设计、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了解国内外物流工程项目设计与运营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物流工程设计、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行业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具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实践的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物流工程,工程测量,工程力学、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管理学、运筹学、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组织学、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供应链管理物流节点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物流服务运作管理、现代物流装备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智慧交通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发展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思维和智慧交通思维能力,具备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组织,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智慧交通大数据分析及设备应用集成能力,服务于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智慧交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履行工作职责。系统地掌握智慧交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具备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创业意识的人才。能主动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具备运用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等技术,通过设计实验、仿真分析与系统模拟应用等环节,研究和解决复杂交通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就复杂智慧交通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了解智慧交通产业及设计领域前沿动态知识,并能够在智慧交通设计和运营与管理的环节中,综合考虑和评价智慧交通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课程:交通工程学、交通安全、智能调度系统、物联网概论、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云计算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运筹学、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电路分析、交通调查技术、交通系统分析、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规划、交通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交通管理与控制。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方面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熟悉会计准则及国内外相关会计政策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具备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经济法、税法、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证券投资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企业财务分析、会计实务模拟、会计综合仿真模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财务管理、会计、金融等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美好人文环境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财务、税收、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具备从事财务管理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经济法、税法、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证券投资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专业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投资学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金融学、投资学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具备较强投资规划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投资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数理统计、计量经济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投资、财税等相关政策法规;了解金融投资学科的理论前沿和中国投资改革与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金融投资业务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投资工作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数理统计和现代金融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和相关统计分析工具对现实投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风险投资管理能力,具备从事金融投资工作业务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运筹学、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学、公司金融、投资保险学、证券投资与分析、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资本运营、国际投资学、投资组合及风险管理模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经济学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国际贸易领域相关的投资融资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和美好人文环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方面相关的政策、法规及通行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熟悉国际贸易前沿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动态具备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投资、融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操作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金融、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函电、证券投资与分析、国际贸易实务综合模拟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经济学学士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如大数据、物联网等,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IT企业、工商金融机构、科研开发和教学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利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熟悉国家有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及信息化发展前沿趋势;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具有信息系统开发、安全维护、性能调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务操作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程序设计、photoshop、FLASH、信息资源管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与实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客户关系管理、JAVA程序设计、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与实施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以“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为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能够在银行、商贸、物流、网络公司以及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实际业务管理、策划、调研、咨询以及研究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技术及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及运营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写作与语言沟通能力,具有信息采集、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实务操作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网络营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学photoshop、FLASH、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网页设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网上支付与结算、JAVA程序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实验、电子商务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基层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面向一线、立足岗位、产学结合、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对接新兴产业中大数据或数据挖掘的工程重点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及大数据或数据挖掘的工程性开发与实现在计算机与互联网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后服务、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分析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数据资源管理、管理运筹学、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解决有关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各种开发工具和技术;熟悉国内外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具有扎实的大数据管理理论牢固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熟练使用量化分析工具为工商企业和有关机构提供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支持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基于多学科知识融合运用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了解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动态注重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及时掌握相应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方面的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Python程序设计、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数据结构、数据挖掘、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数据质量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元统计分析与R建模、管理信息系统、量化金融方法、网络社会媒体营销分析、专业综合实训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英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学术规范;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英汉口笔译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高级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词汇学、第二外语(日语/法语)、英汉翻译与实践、汉英翻译与实践、英汉/汉英口译、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要、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旅游英语、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国际贸易与实务、英语教学法、旅游英语、酒店英语、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士

酒店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酒店管理专门知识全面掌握酒店服务的基本技能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以及中、高级酒店服务技术和酒店管理水平等实际工作能力以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娱乐、会展、康养等业务部门的领班、主管以及部门经理为主要就业岗位以酒店行政、财务等职能部门的经理、执行经理及总监为发展目标能够适应于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星级酒店管理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英语综合能力及财务工作必备的能力在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及会计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具有较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等;较好地掌握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会展会务服务、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实习训练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解决酒店工作中发生的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基础、会计电算化、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公关礼仪、酒店电子商务、会展服务管理、酒店餐饮管理与服务、酒店客房管理与服务、酒店公关实务、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口语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管理学学士

艺术设计学院

广告学专业

培养掌握广告策划与创意、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影视广告制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分析等知识,具有微电影广告创作、平面广告设计、市场调查、媒介研究等能力,在数字时代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从事短视频、直播、品牌推广、广告设计、影视创作等领域相关的策划、制作、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广告学、传播学、市场营销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系统掌握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摄影与摄像、平面广告设计、标志与VI设计等广告学专业学科知识与方法。熟悉媒介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熟悉广告及商业传播的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高远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先进传播理念,具有系统的广告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素养,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多元多样化传播的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一定的独立从事专业研究的创新意识、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传播实践专业技能,具有在各类媒体、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型企业从事广告策划、创意表现、品牌规划与传播等的能力。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摄影、摄像、电脑辅助设计、三维设计、网页设计、标志与VI设计、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广告创意、字体与版式设计、电子商务原理、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影视广告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文学学士

工艺美术专业

培养爱国、敬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其具有继承经典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创业能力,具备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学会印染、陶艺、布艺和中国绘画、壁画等传统工艺美术,成为“立足传统、面向世界”的创造性艺术设计人才。能在工艺美术部门、教育行业、传播媒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化创新”的实用型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系统的美学知识与开拓创新能力,掌握应用美术的民族性和艺术性;掌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学会多种工艺和新工艺的设计能力,学会新图形、新展示、新构成的应用,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中外工艺美术史、包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传统装饰艺术、现代装饰艺术、染织工艺、摄影、三维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影视后期制作、设计概论等。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艺术学学士

招生对象:艺术类考生